在許多林業人的眼里,這項大國戰略的落子布局充滿無限商機和挑戰。“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恰逢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階段,高速增長換擋回落變成中高速增長,經濟增長驅動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經濟結構、產業結構、需求結構等方面面臨重大調整和改變。在此背景下誕生的“一帶一路”戰略,能否引爆我國林產品國際貿易的新high點?林業人滿懷期待。
“大而不強”帽子何時能脫?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將對我國林產品貿易產生哪些利好影響尚不得而知,但全面梳理總結我國林產品國際貿易現狀,對我國林產品國際貿易所處的國際地位有一個理性而清晰的認識顯然是十分必要的。
我國林產品貿易整體規模龐大,發展迅速,是世界林產品貿易大國。據權威機構統計,2000年至2010年間,中國林產品出口總額從76.06億美元增長到463.17億美元,年均增長26.27%。與我國林產品出口蓬勃發展相對應,原木鋸材等原料產品的進口同樣令世人矚目。然而無論進出口貿易數額多么可觀,也無法摘掉我國林產品貿易國“大而不強”的帽子。
與大規模的進出口額相比,我國林產品在技術創新和品牌引領方面的數字實在上不了臺面。我國林產品貿易整體上屬于“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以貼牌生產和代工生產為主,技術創新、品牌意識薄弱,雖然我國早已成為世界林產品貿易大國,但是始終不能跨入林產品貿易強國之列。
我國林產品貿易以貨物貿易為主,林業服務貿易發展嚴重滯后。林業兼具經濟、生態、社會、文化等多重效益,林業服務貿易內涵豐富、外延廣闊,既包括輔助林業生產的各種生產性服務,還包括林業生態價值服務等延伸性服務。在經濟新常態下,大力推動林業服務貿易的發展將成為未來林業經濟的新增長點,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恰恰為林業服務貿易提供了無限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