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紅木的主要產地,緬甸僅2013年就向中國出售了23.7萬立方米的紅木,同比翻了三番。據估算,這相當于緬甸紅木存量的1/13。也就是說,如果按此砍伐速度,緬甸的紅木將在13年后絕跡。從這一數據來看,似乎緬甸紅木危機,中國家居企業的確責無旁貸。但是,放在利益價值鏈中來看,問題遠遠沒有這么簡單。
不可否認,作為世界地理面積第三大國,人口第一大國,其龐大的市場空間使得中國一直就是世界各國最主要的貿易出口國。緬甸進行紅木非法砍伐,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由于不法砍伐者看準了中國市場,利用紅木的高額價格從中挖金掘銀。另外,緬甸一直以來毒品交易十分頻繁,在森林盜伐紅木的“機遇”中,無疑也為這類不發分子創造了優越的交易條件,使得越來越多的“緬甸人”走進森林中。由此看來,紅木危機的造成,不單純是市場供求關系的原因,它是多條利益鏈相互交織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