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豆膠的應用范圍比較狹窄,目前僅用于單板粘接而不能用于建筑等其他行業, 這些都是無法通過簡單的改性處理解決的。其次,從改性方面來講,國內對大豆蛋白的改性研究起步較晚,且多數研究僅限于對SPI(蛋白質純度在90% 以上) 的改性。盡管通過實驗已經證實SPI在耐水膠合強度指標上已取得一定的突破,但是由于技術和成本原因,難以廣泛應用。
據國外相關資料顯示,經過改性的大豆膠無論是耐沸水膠合強度,還是耐冷水膠合強度,滿足國標中對膠黏劑膠合強度的要求。但是通過酚醛改性雖然能跨越式的提高大豆基膠黏劑的耐水膠合強度,然而酚醛類產品毒性比較大,應盡量減少其使用。
北京一位長期從事工業用膠研發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豆,從理論上而言確實是人造板無醛膠的一種好原材料,但在現實條件下,由于其本身的原因,必須添加一種叫‘異氰酸酯(MDI膠)的化學物質才能提高其相關的穩定性”。據了解,異氰酸酯是一種劇毒化學物質。它主要經呼吸道吸入。輕則引起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和損傷,重則可引起皮膚水腫,組織壞死,支氣管痙攣致窒息。亦可導致化學性肺炎與肺水腫,甚至引起ARDS(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日久尚可形成肺纖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