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賺足消費者的眼球,不少企業抓住消費者的獵奇心理,以一種夸張荒誕的方式推出自己的產品。就像前幾天河南洛陽一家居廣場一擲千金鋪設 “黃金大道”一樣,雖然引來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實際上卻對銷售量的增加沒有一丁點的作用。同時這也無疑是在為企業增加成本負擔。如此看來,這種促銷造勢與洗車行業高價聘用美女著比基尼洗車又有什么兩樣。以嘩眾取寵的促銷手段糊弄顧客,又怎么能夠贏得消費者的青睞,獲得成功呢?
因此,板材企業要牢記這些失敗的促銷案例,走出任性促銷的“緊箍咒”,以免重蹈覆轍。
板材企業要在如此動蕩的環境中立足,必須降低成本,以最低的成本實現最大的效益。當然不是說降低成本就是降低產品質量。產品質量是企業始終要抓牢的。這里所提到的成本是指促銷成本,在反對鋪張浪費、制止奢華之風的時候,或許樸實的促銷手段更能贏得消費者的心,博得消費者的好感。
對于個體板材企業而言,要認清:市場的競爭是產品質量、價格、服務、信譽的競爭,而不是促銷程度的攀比。企業若不在服務質量、價格信譽上動腦筋、想辦法,而轉向投機取巧,用華而不實的廣告“創意”和“土豪式”的促銷手段推動銷售量,縱使再怎么任性,其結果也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已。
在這個崇尚節約的大環境下,降低促銷成本才是主旋律。板材企業可以換位思考,用最低的成本來為企業贏得更多的發展資金,而不是以“任性”稱霸整個行業,更何況這樣的稱霸也只會淪為明日黃花。